2020湖北經濟乘風破浪暨東湖高新集團智能制造
專場對接會圓滿落幕
(通訊員:黃雯)11月5日,2020湖北經濟乘風破浪暨東湖高新集團智能制造專場對接會在武漢光谷君和格雷斯酒店舉行。此次活動共有來自行業協會、投資機構、智能制造企業及媒體的近百人參加,業內名家大咖齊聚一堂,聚焦全球視野深度剖析智能制造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探討智能制造在新時代下的投資機遇。
2020伊始,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嚴重沖擊,全球經濟步入下行通道,但IMF預計中國是唯一一個今年將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各個行業迎來高速轉型期,產業園區更是著力于提升產業運營的專業性。作為這個時代的同行者與產業開拓者,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湖高新集團)逆流而上,彰顯國企擔當,整合各方資源舉辦本次活動,為湖北經濟振興輸出“向上的力量”。
活動伊始,與會企業參觀了東湖高新集團旗下光谷芯中心產業園區。光谷芯中心是湖北首個人工智能產業示范基地,先后引進景網技術、武漢聯特科技、邁威通信、新烽光電、武漢鋰鑫自動化等數十家細分行業的領先企業,具有雄厚的實力,形成了日益完整的產業生態。截至目前,已有瞪羚企業16家,3551人才19位,高新技術企業52家,成為東湖高新區新的產業集聚區和人才創新高地。
武漢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服務中心綜合委員會黨委委員、調研員張心穩出席了活動并致辭,他表示光谷作為創新創業、產業培育的沃土,本次專場對接會將發掘有潛力和實力的項目,賦能光谷企業,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創新進取,推動武漢產業高質量發展。
武漢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服務中心綜合委員會委員、調研員張心穩致辭
東湖高新集團副總經理史文明在致辭中表示,東湖高新集團歷經28年的發展,科技園板塊逐步形成了“以產業研究為基礎,以園區開發為平臺,以招商運營為紐帶,以產業投資為抓手”的運營模式,重點聚焦智能制造和生命科技兩大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戰略布局“1個中心、2個窗口、1條經濟帶”,以武漢為戰略中心重點鞏固,以長三角經濟圈和粵港澳大灣區為重要窗口實現突破,以長江經濟帶為戰略縱深持續提升。此次活動意在踐行東湖高新“平臺+運營+投資”的產業運營模式,為園區企業再次賦能。
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文明致辭
隨后,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教授朱海平、漢口銀行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副行長李凌志、東湖高新集團產業研究總監劉濤和華工創投副總經理李倩四位嘉賓分別做了主題分享。
作為“數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制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核心成員,朱海平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路徑及關鍵技術》的主題演講中,詳細論述了制造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必要性和方向路徑以及建設數字化、智能化工廠的關鍵賦能技術及實施步驟。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教授朱海平分享
李凌志則從金融的角度出發,指出:“疫情對經濟運行的影響體現在加劇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等諸多方面。對這些現實問題和潛在影響,企業必須積極應對,抓住特殊時期必要的政策紅利?!彼謩e向參會嘉賓介紹了武漢東湖高新區科技金融政策、中小企業紓困政策和武漢市人才抗疫貸等金融政策。
漢口銀行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副行長李凌志分享
東湖高新集團產業研究總監劉濤帶來關于智能制造的政策干貨。他表示中國正在經歷幾個重要變化,城市化率、數字化率、新能化率、資產化率、老齡化率都在提升,為智能制造企業帶來機遇和挑戰。
東湖高新集團產業研究總監劉濤分享
華工創投副總經理李倩從投資的角度出發分享自己對智能制造領域的見解,根據自身的投資邏輯與經驗,李倩深刻剖析了智能制造行業的成長特點,并充分說明了智能制造對科技的引領作用。
華工創投副總經理李倩分享
隨后,華擎(武漢)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武漢豆聽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市漢泓禾科技有限公司、行星輪(武漢)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恒力華振科技有限公司共計5個優秀項目進行了路演展示。在互動問答環節中,投融資機構和企業踴躍提問,與路演項目深入交流,并以此為契機,探討未來的合作方向。
優秀項目路演
嘉賓與部分企業家合影
據了解,主辦方東湖高新集團成立于1993年,于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歷經28年的發展,逐步成為一家以科技園、環??萍?、工程建設為三大主營業務板塊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控股公司,業務廣泛分布于二十余個省、市、自治區。曾連續多年榮獲湖北企業100強、武漢企業100強、中國園區開發上市公司競爭力TOP10、中國產業地產3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