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湖高新集團”)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以園區運營、環??萍?、工程建設為三大主營業務板塊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控股公司。作為湖北聯投轉型發展的排頭兵,東湖高新集團緊緊圍繞湖北聯投“三全三商”的戰略定位,主動順應新形勢、適應新要求,積極推進法治建設,曾榮獲全國、湖北省及武漢市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的榮譽稱號,2021年被湖北聯投評為法治建設先進單位。以傳播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意識為目的,東湖高新集團提升普法效力、煥發普法活力、增強普法能力,彰顯法治宣傳的針對性、多樣性、專業性,推動法治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助力法治國企建設行穩致遠,以法治高新護航公司新發展格局。
一、量體裁衣 精準抓牢普法針對性 提升普法效力
近年來,東湖高新集團結合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的雙重身份,根據園區運營、環??萍嫉葮I務板塊的行業特點、經營模式及常見法律問題,持續開展“送法到基層”的法治宣傳活動。公司量體裁衣,著力推動培訓方式從傳統“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全面設計和規劃開展精準普法活動。
1.深入教育引導,聚焦主營業務學法需求。2022年上半年,東湖高新集團風控法務部選擇園區運營板塊中案件易發、頻發的區域,如武漢、長沙、合肥等,現場“把脈問診”,與風險最直接接觸的一線業務人員進行溝通,就所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一對一解答;以公司典型涉訴糾紛案件作為辨法析理的“活教材”,開展以案釋法講座;以合同示范文本、業務流程常見風險等內容為主題,組織專項培訓。著眼環保板塊行業特點及業務模式,東湖高新集團面向運營、投資等崗位,以現場培訓、遠程線上指導、專家授課和小組研討等多元化培訓方式,組織學習環保法律法規以及最新政策,解讀BOT、PPP等環保企業承接項目的主流模式,分析環保板塊投資常見法律風險。同時,在公司作為主體開發建設的項目現場設置普法宣傳欄,在一線重點推廣安全生產方面法律法規,加強對規章制度的宣貫,將法治文化建設切實融入一線員工工作中,充分發揮法治宣傳教育的工作引導、教育、服務、保障作用。
2.筑牢使命任務,鞏固關鍵崗位守法意識。東湖高新集團突出國資企業及上市公司的身份特點,加強對國有資產管理與上市公司治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政策研究,推出“定制式服務”,定期對財務、法務、投資、董秘處、成本等關鍵崗位開展如融資擔保、國有資產交易、股票上市規則、公募REITs法律風險、關聯交易識別、招投標采購管理等為主題的培訓,使員工更加深刻地理解國資及上市公司的監管要求,時刻緊繃紅線底線意識,確保經營管理活動和經營決策過程合法合規。
3.廣泛開展活動,創新園區特色普法品牌。作為專業的產業生態運營商,東湖高新集團將法律服務融入改革轉型中,依托優質的園區企業資源,探索多形式、立體化、全覆蓋的聯動宣傳服務機制:以旗下運營服務平臺“e+space”作為端口,為園區企業及其員工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務窗口,實現平臺共用、資源互享、發展共促,全力把“指導、督促、服務、普法”的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打造“e+公開課”、“東湖高新大講堂”活動品牌,面向園區企業以政策宣講會、面對面交流答疑、線上直播等方式,全面宣傳法規政策,通過“點對點、一對一”的需求調研,精準服務,及時傾聽園區內企業各類訴求,解讀惠企政策落地等核心要素,讓企業和群眾精準了解惠企利民的新政策、新舉措。截至目前,公司共組織開展“公開課”“大講堂”30余次,參加企業達1300余家,內容涉及行業法規修訂要點解讀、公司法律糾紛處理、法律主題日活動等,將法治宣傳推廣至其他企業,讓普法工作華麗轉身,成為全力打造東湖高新集團特色普法品牌的一抹亮色。
二、多策并用 開拓全面普法多樣性 煥發普法活力
東湖高新集團始終堅持將法治文化建設納入企業文化建設當中,積極探索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活動,著力多渠道、矩陣進行立體式法治宣傳,讓普法觸角延伸到各個角落。
1.“線上+線下”體系搭建。線上,用活官方微信號、“e學堂”培訓平臺等多渠道,搭建普法工作體系,一方面,在微信公眾號上開設“法治高新”“普法小課堂”等專欄,定期推送文章,內容覆蓋法治案例、法治動態、新法速遞、時事熱點等,將法律“硬道理”變為“家常話”。另一方面,利用東湖高新“e學堂”平臺宣貫政策、學習法律知識,并通過線上答題檢驗學習成果,以考促學、以學促用。線下,在公司內部開展普法宣傳展、集中研討交流、法治培訓,加強學習涉及公司主營主業、發展轉型的重要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積極研究產業發展、城市運營、大氣以及水務和 VOCS 治理等領域方面法律法規。在保證“一周一培訓,一月一分享”普法工作的同時,響應上級單位的統一部署,積極承辦、參與“法治講堂”、“法治與發展論壇”等活動。
2.“普法宣傳+文明創建”雙融互促。將法治學習與公司黨建、工會及其他活動相結合,是東湖高新集團普法工作開展的創新思路。通過制作法治宣傳展板、打造法治文化長廊、法治文化車間等文化產品的形式,大力推動東湖高新集團法治建設,同時組織員工學習黨章和黨內法規、疫情下企業勞動用工管理等知識,助力公司文明單位創建走深走實、開花結果。2022年7月,東湖高新集團被湖北省國資委表彰為2019年-2021年文明單位。
3.“普法節點+專題活動”特色普法。東湖高新集團堅持法治宣傳不缺位,結合法律頒布實施日、紀念日、宣傳日、重大事件等時間節點廣泛開展融入式普法活動,號召公司上下積極參與,如在憲法宣傳周開展憲法知識問答測試,以國家安全生產月為節點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在民法典宣傳月組織黨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民法典等。在豐富的專題普法活動中,提高群眾對法律法規的知曉率,營造人人參與、人人共建的法治宣傳氛圍,達到了法治文化入腦入心、走深走實的良好效果。
三、內外兼修 構建協同普法專業性 增強普法能力
專業性是保障普法工作設計和落實的重要支撐。東湖高新集團采用內外兼修的策略,通過“走上臺”“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激勵內部人員不斷提升,主動引進外部經驗,積極參與對外信息交流,構建協同普法專業性,為普法工作保駕護航。
一是鼓勵踴躍“走上臺”。東湖高新集團掐尖選拔,鼓勵、培養專業水平過硬的法務人員投身內部培訓賦能工作。讓法務人員成為法治建設的“示范員”、法律要點解讀的“宣傳員”;把優秀人才的知識與經驗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在公司內部通過文字與行動進行傳承,既促進了公司內部的知識沉淀與技能傳遞,又能針對公司業務和流程“對癥下藥”。為保障“走上臺”的普法效果,東湖高新集團法務部積極開展“自循環”,為開展普法工作“備課”——以每月兩至三次的頻率,在部門內部對工作進行復盤,談堵點難點、提攻堅舉措、講創新亮點、分享經驗感悟,深入交流、觸類旁通,共同探討內部普法工作的布局思路,群策群力,打造普法工作的專業力量。
二是主動積極“請進來”。東湖高新集團業務涉及面廣,在解決公司運營中的問題過程中,需要實現“內部智識”與“外部經驗”的有效結合。因此,東湖高新集團大膽創新,巧妙布局實施路徑:順風張帆——征集、梳理與公司業務處理相關的前沿政策及知識,與時俱進地定制普法學習主題。如解讀新公司法要點、學習新上市規則要點、開展新民事訴訟法培訓等。精心安排——多方聯系,拓寬學習渠道;邀請經驗豐富的律師、合伙人以及行業專家,進行學術授課、分享行業前沿的專業知識,從外部汲取營養,為開展普法工作提供經驗基礎。廣謀從眾——在培訓結束后,發放調查問卷,收集高質量反饋意見和建議,評估學習效果,將“引進來”的外部經驗內化鞏固,成為自身開展普法工作的專業性基礎,提升專業學識,開闊法律視野。
三是大膽自信“走出去”。普法工作不是閉門造車,需要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同外部積極交流。專業性的塑造,需要在參與普法活動中不斷反思自身不足,在輸出普法成果的過程中考察自身水平。一方面,東湖高新集團先后參加了湖北省企業法律顧問協會舉辦的PPP政策、法規解讀及風險防范、國務院國資委開設的PPP業務法律風險管理等專題講座,從外部普法工作中進行雙向交流,對照自身工作開展情況,以人為鏡,取長補短;另一方面,組織參與武昌區司法局等多個機構聯合舉辦的建設工程房地產實務論壇,在交流中輸出自身觀點,在參與外部活動的過程中融合開展普法工作的“實戰演練”,為自身獨立開展相關普法工作積累經驗。
在扎實穩健推進法治建設的工作中,東湖高新集團依法治企能力得以進一步提升。2021年全年新增案件結案率相比之前大幅提升,風控法務合規體系初具規模,法治建設收效明顯,扎實穩健推進。下一步,東湖高新集團將把法治文化建設成效轉化為公司強大發展的優勢,牢固樹立法治國企標桿,持續打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風尚,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